第1集:【Pre-Punk 1972 – 1976】
由彼得·卡帕迪(Peter Capaldi)讲述,这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第四频道(BBC四)著名的“不列颠尼亚”(大不列颠)链中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纪录片系列的开场白,计划与女王银禧35周年以及朋克作为国家和国际音乐文化的到来相呼应。这部电影探讨了英国的朋克之路,这条路始于70年代初,年轻一代已经意识到他们“错过了60年代的聚会”,并被困在一个面临经济困境和机会日益减少的英国。与此同时,当今的音乐,掠夺和超级摇滚——似乎并不要求他们的兴趣和参与,而只要求他们的敬畏和金钱。但在1976年朋克一代最终崛起并拥有发言权之前,一群酒吧摇滚乐手出现了,这一代乐队夹在60年代嬉皮士和70年代中期朋克之间,他们将帮助为朋克短暂而尖锐的冲击铺平道路,但最终被性手枪、冲突等的出现挤到一边。
第2集:【朋克1976 – 1978】
当朋克从伦敦地铁现场现身时,白日做梦的英国即将被粗鲁地唤醒。当性爱手枪在黄金时段的电视上宣誓时,一个国家把它的晚餐放在了膝盖上。朋克终于找到了敌人——当权派。在曼彻斯特,Buzzcocks自行发布的“刮刮”是对自己动手一代人的号角,而“冲突”的白人暴乱巡演则将朋克的信息带到了英国各地。全国各地的枪声引发了道德上的愤慨,实际上是将朋克定为非法——但音乐有一个避难所。洛克西教堂坐落在70年代考文特花园的荒地上,是朋克的大教堂。朋克闯入者果酱提高了抒情的标准,挑战了朋克在伦敦的精英。朋克也开始通过与雷鬼的联盟来扩展它的三和弦词汇,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哈默史密斯宫与白人的冲突中。
第3集:【后朋克的1978 – 1981】
朋克展示了它所反对的——现在它是为了什么?随着手枪的消亡,新一代音乐家将重新想象世界。在朋克diy精神的解放下,音乐影响的万花筒打破了三和弦的一致性。“公共形象有限公司”允许约翰尼·罗特成为约翰·莱顿的艺术家,“杂志”将是第一个录制”手枪”分裂后,马克·E·史密斯创作街头诗歌,而伊恩·柯蒂斯则将朋克的愤怒变成了存在主义戏剧。在一个被恐惧和紧张所困扰的时代,也许最大的偏执是年轻的大理石巨人们在最后一天完美地经历了相互肯定的毁灭。在撒切尔主义的鼎盛时期,特辑《鬼城》的上映标志着后朋克浪潮的分道扬镳。一些人公开表示不做商业活动,而另一些人则将流行音乐作为新十年的一条新途径。这首歌也许总结了后朋克的旅程是橙汁撕裂它,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