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风云突变】
随着解放军入闽作战的序幕拉开,东南沿海风云突变,国民党方面也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对东南沿海的布防做了严密的部署。
第2集:【调兵遣将】
1958年,作为炮击金门的主阵地,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开始向福建厦门开进。台风来袭,大桥冲毁,陆军部队排除万难,最终在规定日期抵达预定位置。
为了保密,海军部队从千里之外的上海吴淞军港另辟蹊径,军舰上火车,穿山越岭完成“陆地行舟”的壮举。作为一次规模空前的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炮击金门的成功与否,与制空权的掌握息息相关。解放军空军部队空中转场,率先取得对蒋介石空军部队的3:0空中首胜。
此时的福建前线,解放军三军部队集结完毕,金厦海域万籁俱寂,箭已在弦上,只待北京一声令下。。。。。。
第3集:【于无声处】
1958年7月,福建厦门沿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炮兵部队集结完毕,兵锋直指对岸的金门。
与此同时,美国在台湾动作频频,苏联领导人秘密访华,政治嗅觉敏感的蒋介石立即宣布:台湾所有官兵进入战备状态。
一时间,金厦两地风云骤起,将帅云集,金厦海域即将迎来怎样的一场暴风骤雨?
第4集:【台风暴雨】
1958年8月23日,下午5点半,随着前线指挥部一声令下,位于厦门的解放军炮兵阵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声,震惊世界的炮击金门作战打响。
解放军的炮火对于金门防卫司令部造成了怎样的致命打击?面对金门遭受大陆炮击的消息,蒋介石又会有怎样的反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又下达了怎样的军事命令?
第5集:【捍卫领海】
解放军炮击金门,让美国人颇感震惊。很快,美军航空母舰编队抵达台湾海峡,并无视中国政府关于领海主权的严正声明,不断进行挑衅。有了美国人撑腰,国民党金门守军似乎看到了曙光。
“只打蒋舰,不打美舰”,不但粉碎了台湾国民党当局向金门运送补给的企图,警告了插手干涉中国内政的外国势力,激化了台湾国民党当局和美国之间的矛盾,还赢得了大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主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两次炮击作战,中共中央摸清了美国的战略底牌。
第6集:【封锁金门】
炮击金门开始后,金门除无线电以外的对外联系被全部切断。这其中,解放军鱼雷快艇部队功不可没。早在炮击前一天,鱼雷快艇就巧妙伪装成帆船,隐蔽待命,炮战开打后,正当国民党军舰船驶离料罗湾避战时,一场海战爆发了。解放军鱼雷快艇部队击退国民党军舰船,赢得了此次海战的胜利。
这场英勇的海战后来还被拍成故事片,搬上了银幕,鱼雷快艇部队也被冠以了“海鹰”的称号。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海军再次出动补给船,又被迎着巨浪的解放军鱼雷快艇部队击退。海上补给线被切断后,金门已被解放军死死封锁,牢牢控制。
第7集:【蓝天防线】
炮击金门成功与否,确保制空权至关重要。为此,国民党空军不仅更换了性能更好的美式战斗机,还首次在空战中使用了空对空导弹。面对武器装备更先进的对手,历经抗美援朝洗礼的人民空军飞行员不畏强敌,沉着应战,接连击落战机。眼见制空权丢失,为鼓舞士气,蒋介石组织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空中挑衅,在这场大战中,人民空军飞行员杜凤瑞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蓝天赞歌。
第8集:【攻心为上】
1958年8月24日,为了配合炮击金门这一军事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正式组建成立,并于当日18时开始对金门国民党守军官兵广播与喊话,这成为炮击金门作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后,金厦海域终日交织回荡着两种声音:火炮发射、炮弹爆炸时的轰天巨响,还有广播喇叭的“千米传音”。各种形式的“攻心战”对台湾传递了哪些声音?在配合炮击金门作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有哪些故事让身临一线的播音员们记忆深刻?“攻心为上”娓娓道来。
第9集:【英雄民兵】
炮击金门时,福建前线的每一个关口、每一处岸滩,都有民兵在牢牢守卫。军民联防,把祖国海疆变成了一道无比坚固的铜墙铁壁。在这条鲜为人知的战线上,福建民兵男女老少齐上阵,很多人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炮手。在“英雄三岛”上,一群姑娘们如何成为世界上参战时间最长、发射炮弹最多的炮手?在炮战前线,女民兵甚至是孩子们又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中为解放军运送弹药,洗补军服、站岗放哨、抓捕特务的?与前线部队一样,这些默默付出的英雄民兵,谱写了一段段动人故事。
第10集:【炮声犹在】
随着炮击金门的持续,美蒋矛盾不断激化,美国人终于坐不住了。为了尽快摸清北京方面的意图,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愿意接受新中国的提议,重开中美大使级会谈。炮击金门与中美大使级会谈,武戏、文戏一起登台,高潮迭起。在打打停停中,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图谋遭到重挫,美国“划峡而治”的图谋也最终流产,海峡两岸形成了“一个中国”的默契。195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再告台湾同胞书》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以及炮击金门“单打双不打”的安排,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希望两岸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