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家乡】
云南省昭通市,海拔1860米的桃子垭口村正进行一次特殊的整村搬迁。全村共84户442人,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而身处的这块土地年均三次山体滑坡。在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桃子垭口村当时要整体迁移到镇雄县城;广西南宁火龙果园工作的林海莹,年轻时向往城市,羡慕写字楼里白领的生活,12年前离开家乡,坐上绿皮火车到了深圳,上了电子产品的流水线。促使她回到家乡的,是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之一——土地流转。她每月在果园领固定工资,同时在另一块土地上也有小规模家庭果园。这个位于偏僻山间的火龙果园,每到夜间,俨然成了网红景点。在灯光闪烁的果园中,林海莹穿上最喜欢的连衣裙,读一首自己写的诗《灯海点亮了土地》;周春是一名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因为想为家乡做一些事情,她所选择的方式就是推广垃圾分类。她认为垃圾分类,是让家园变得更干净,这是共识。没有居民是天然的反对者。虽然会有种种的难题,但可贵的是,通过垃圾分类,环保的意识正在深入人心。
第2集:【坐标】
该期聚焦那些在他乡奋斗的改命者的故事,他们是在川黔交界修大桥的90后,是在沙漠边陲种梭梭的家园守护者,是在十四亿人中闪亮了一天的双语外卖小哥,是为了孩子独自一人从赤壁小城到深圳打拼的贷款销售,是让刘家窝堡村实现全村致富的第一书记。从这些普通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奋斗的理由。
第3集:【答卷】
猝然面对人生新的开始,初次应聘的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孔令娜,充满了忐忑。眼前是西安教育局局长给的合同,孔令娜在反复确认着所有的细节。在签字的那一刻,孔令娜迟迟不敢下笔。一旦自己选择去西安,那边一个亲戚朋友都没有,完全举目无亲;廉宏彬是西安人才交流中心的副主任,是领队。他的团队中,不仅有西安各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还有西安相关区县的组织部、人社局、教育局的党政干部。这是一个城市为招聘能够派出的最有诚意的人员配置。但是,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吸引人才去西安,廉宏彬这次的招聘活动注定艰难。廉宏彬很清楚,西安和深圳相比差距在哪里。但他相信事在人为,总有可能。这样的人才故事将持续上演。它是市场环境下,一个有为政府主导的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它让年轻人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4集:【追梦】
从快递小哥到飞行员,从飞行员到机长,赵立杰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平凡的人生,会以这样的方式逆风起飞。开着飞机送快递,赵立杰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跨越,而这背后是现代社会对效率的极致追求。2013年,湖南省常德市邮政公司组织了一万三千名中学生写了一封给未来自己的信。2019年12月,七年前的一万三千封信即将抵达。这像是一场发生在常德小城的行为艺术。它告诉人们,能够穿越时间的东西最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