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鹰顶金冠饰 – 你好 我的对手】
这顶金冠曾陪伴主人策马草原。鹰顶金冠饰,展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它,代表着草原的荣光。
第2集:【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 – 战国春秋】
壶身静默,却非无声。壶身可度量,却也无边。这件铜壶,用嵌错法记录了战国时代贵族生活中的情境。
第3集:【曾侯乙编钟 – 中国之声】
作为国家一级甲等的国宝级文物的它,被纳入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限制出境已达40年之久。
第4集:【木雕双头镇墓兽 – 天地一角】
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
第5集:【人物御龙帛画 – 天上见】
事死如事生——这样的生死观影响了中国的后世千年。生而为人,死后成仙,这才是完整的生命记忆。而生死之间,应御龙而行。
第6集:【跪射俑 – 帝国的镜像】
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阵型前锋出土了160尊跪射俑,他们头挽发髻、身披铠甲,持握弓箭的双手置于腰间,眼睛注视正前方,面容铁一般冷静。
第7集:【战国商鞅方升 – 升量天下】
它的容量只有一升,体格不大,颜值不高,隐约可见的铭文,却暗示着它并非寻常之辈。标准、统一、天下,这些关乎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性瞬间,就铭刻在它的身上。
第8集:【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 – 图谋远方】
一号车高152厘米,长225厘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尺度令铜车马区别于陪葬系统的其他物象,虽然略显缩微,却不减精致。这辆车重量超过一吨,然而它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由三千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灵敏机械,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零件挑战了金属铸造与组装的技艺。
第9集:【里耶秦简 – 秦朝县城那些事儿】
里耶秦简,现藏于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这些木片看似不起眼,但模糊的文字,却隐藏着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秦朝的一座县城。2002年6月,湖南湘西里耶古城一座古井里发现的三万七千四百余片秦简,震惊世界。
第10集:【南越汉玉 – 有玉而安】
南越国,秦汉帝国的南土。这里的玉,承袭了中原玉文化的正统,也融汇合了海外异域的风情。玉,石之美。玉,比王字多一点。即使身为王,也会在时间里湮没。有了玉,便多了一点能与时间并肩的力量。
第11集:【霍去病墓石刻 – 磐石之志】
体形粗壮的石人,掐着一只凶猛的野熊,昭示着战争的惊心动魄。熊处劣势,难逃掌心。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六天转战匈奴五部落。这位19岁的少年,孤身进入敌人的营帐,一个人,却仿佛拥有千军万马,让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归顺大汉。
第12集:【五星出东方织锦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汉风西传这件护臂或许是中原王朝给精绝古国的馈赠,织锦的纹样间自右及左横列八个篆体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一句吉利的占星语,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也称太白、岁、辰、荧惑和镇。地分九州,中国指的是中原。人们相信每当五星会聚辉映东方,中原地区就将获利。
第13集:【四神纹玉铺首 –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仰望星空带给古人视线之外的想象。黄道二十八个星宿中,东、西、南、北四方的每七个星宿,组成天上的四种神兽。“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四神就是四方的象征和守护者。
第14集:【熹平石经 – 破碎与重聚】
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刊刻了法老的诏书,古巴比伦人刻制了汉穆拉比法典,中国人在石头上镌刻了一套儒家经典。它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东汉熹平石经,双面刻字,不是一块,而是一组,共46块,内容为儒家七部经典,全辑二十多万字,史无前例。
第15集:【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 溯源定本】
孔子和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一位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一位是道家文化始祖。但他们见面时还并未有儒道之分,更像是后辈向前辈的请教。孔子回去后三日不语,对弟子们这样形容老子:“见到老子,远超出我的想象,他就像变幻莫测的龙一样,无人能识其全貌。”
第16集:【长信宫灯 – 来自汉代的一束光】
一位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两千余年,她未曾挪动一步,却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她为灯而生,两手持握灯盏,向前投射光亮,身体是烟尘的容器。想象着她的温度,如同感知到久远的温暖。光阴长短如灯火明灭。
第17集:【素纱单衣 – 云想衣裳】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西汉长沙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下葬,贴身侍女挑出她最喜爱的几件衣服,仔细叠好、封箱,放在她的棺木旁。这一件是她的最爱。它没有衬里,轻薄、通透、柔软、神秘。可以想象当辛追夫人把它套在各种华服的最外面,华服上艳丽的纹饰在这层薄纱下,若隐若现。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宴饮聚会的焦点。
第18集:【二十八宿圆盘 圭表 – 周而复始 如期而至】
汉代人将一年均分成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应天顺时,耕作有节,黎民生活有保障,农业文明基石得以建立。这份阴阳合历,沿用至今。 天行有常,周而复始,如期而至,是为天地之信,以利万民,生生不息。
第19集:【狸猫纹漆食盘 – 漆盘上的喵星人】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天下和平。社会气氛积极向上。长沙丞相家中,出现了一种纹样独特的盘子,它就是狸猫纹漆食盘。 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尖尖的耳朵,与我们今天的家猫,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它的出现,并不简单。 前爪稳稳落地,保持绝对的安静。两只耳朵竖起,进入警戒状态。尾巴高高翘起,预示着尚未驯服的野性。
第20集:【算筹 – 运筹】
这套象牙算筹出土于陕西省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墓,共枚,每枚直径厘米,长厘米,粗细均匀,长短划一。 算筹记数,有纵和横两种方式。在纵式中,表示一到五的时候,竖着摆放的每根算筹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横式则相反。表示一个数字,最多使用的算筹数量不超过五。
第21集:【错金铜博山炉 – 凝固的烟云】
香炉通高约26厘米,底座三条镂空的跃龙,头上仰,托起炉盘。炉身为豆形,炉盖被表达成了山峦,然后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在空白中诠释峰峦的边界,流行的云纹发挥了奇效。
第22集:【“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 – 闪烁腰间的誓言】
这枚银带钩,藏着迷人的秘密。它出土于⻄汉江都王刘非的第十二号陪葬墓。主人是他的妃子淳于婴儿。他们的约定,刻在这带钩隐秘的地方,被淳于婴儿生生世世珍藏,在公历纪元开始前带入墓葬。
第23集:【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 万物有灵犀】
一只犀牛从陕西走来,抖落身上的尘土,昂首望向前方。它喝醉过,但现在清醒,它叫犀尊,是一只酒壶。它的臀部隆起,尾巴弯成一个挂钩。倒酒时,扣住挂钩,借助杠杆原理,以蹄子为支点,撬动整体,酒从嘴边的流管倒出。
第24集:【击鼓说唱俑 – 唱响我人生】
眼睛如同弯月,笑容蓄满一池秋水,两颗凸出的苹果肌,仿佛熟透的冬枣,构成我可爱的面容。人们叫我说唱俑,虽然无名无姓。咱可是国家博物馆里,万人朝觐的大明星。
第25集:【铜奔马 – 天马行空】
铜奔马口、眼、鼻张开涂绘朱色,鬃毛和尾丝后扬,令人仿佛听见嘶鸣与风啸,唯一支撑身体的马蹄轻轻踏在翱翔的禽鸟背上,鸟儿惊觉地回首探视上演了戏剧般的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