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是一部百集系列纪录片,以主题化的编排方式将各种古镇归类。从商贸繁盛的云南大理到抗击外来侵略的北京古北口,从孕育独特物产的水乡镇到以美食闻名的乐山苏稽镇,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古镇的多样性和丰富文化。每个古镇都有自己的故事,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不同侧面,如一部丰富多彩的人文百科全书。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

 

原名(英文名):中国古镇

导演:苟博 李然 戴品宁 冯海云 刘定晟等

集数:共 1 季 102 集

类型:纪录片 / 历史人文

语言:汉语普通话 / 中文字幕 / 360p

上映时间:2012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简介:

      百集系列片《中国古镇》打破地域界限,以主题化的编排方式将各种古镇归类:有的古镇因商贸发达而繁盛一时,如云南大理历史上曾沿着茶马古道形成了沙溪、喜洲、玉湖等商业重镇;有的古镇抗击过外来侵略、经历重大战役,如北京古北口、山西大同新平堡等军事重镇;有的古镇由于独特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别样的物产和民情风俗,如水乡镇远传承千年的“龙舟戏”,丝织业的发达造就的苏绣之乡镇湖;有的古镇以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而名闻天下,如四川乐山苏稽镇的“翘脚牛肉”、广东中山黄圃镇的广式腊味;有的古镇则以红色记忆而载入史册,如曾经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福建上杭古田镇等……一座座古镇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不同侧面,荟萃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人文百科全书。

第1集:【第1集《南浔-中西合璧》】

这是一座因蚕丝而名镇天下的江南古镇。100年前,传统的白色蚕丝为南浔的先辈们换来财富,也吸引了同样热爱丝绸的西方人来到南浔寻求商机。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使得这个江南古镇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第2集:【第2集《赊店-铁旗商魂》】

在河南社旗县赊店镇山陕会馆门前,有一对奇特的铁旗杆,这对旗杆重五万余斤,高二十余米,立于清嘉庆二十二年。 这个小镇和旗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为什么会树立这对铁旗杆?走进赊店古镇,探秘百年前“南船北马”的商业传奇。

第3集:【第3集《龙华-神秘大佛》】

在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的八仙山上,有一尊高达32米的大佛,雄伟庄严。但是大佛何时兴建?何人雕造?从地方史籍上却找不到蛛丝马迹,更令人奇怪的是,山脚下龙华古镇的居民对大佛的来龙去脉竟也是一无所知。

第4集:【第4集《嵩口–富居深山》】

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地处偏僻的山区,却拥有着数十栋保存完好的明清豪宅。店铺林立的旧街,众多的豪门大院,神秘的古寨堡,无不显示出嵩口曾经的繁华。

第5集:【第5集《石浦—海钓天堂》】

浙江宁波象山的石浦镇,本是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海边小镇,近年来,这里却成为了海钓爱好者的天堂。石浦渔山列岛被称为“亚洲第一钓场”,已举办过多次国际海钓赛事。请跟随我们一同出海,感受海钓的独特魅力,了解当地渔民的生活。

第6集:【第6集《七宝-宝地寻宝》】

世纪40年代初的一天,一位叫金谦诚的中国人在上海被日本人扣押,让金谦诚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抓他是为了寻找一部经书的下落。人们相传上海的七宝镇有七件宝贝,而日本人追查的就是这七宝中的一宝——金字《莲花经》。

第7集:【第7集《石佛寺-无中生有》】

河南南阳镇平县的石佛寺,从古至今并没有产玉的记载,但这里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玉雕产品生产、销售基地,著名的“玉雕之乡”。这个始于隋朝、兴于唐朝的千年古镇,关于玉的一切,似乎都是无中生有!

第8集:【第8集《梅林-怪楼怪事》】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梅林镇拥有大型土楼五十多座,被称为“土楼王国”。福建土楼在龙岩和漳州都有分布,但梅林镇的土楼却因为建筑上的“奇”而显得非常特殊。走进梅林古镇,发现土楼之“奇”,体味福建独特的土楼文化。

第9集:【第9集《泸沽湖-神往之地》】

这里风景纯净,被人称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摩梭人“男不娶 女不嫁”,奉行着“走婚”方式。这里就是神秘美丽的泸沽湖。“走婚“究竟是怎样的婚姻方式?今天的摩梭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第10集:【第10集《镇远-水舞端阳》】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镇的龙舟赛被称为“龙舟戏”,每年端午都会吸引上万人前来观赏。不过这一传承了千年的龙舟戏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年事已高的教练能否如愿传承他的龙舟技艺?造型古怪的苗族龙舟如何在“龙舟戏”上一展身手?

第11集:【第11集《溱潼-青砖青史》】

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的溱潼,以盛产青砖而闻名于世。历史上,江南各地的古建及寺庙建筑使用的青砖大多是产自溱潼。悠久的青砖盛产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溱潼砖匠,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第12集:【第12集《船拳之乡》】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朱家角镇有一种几乎人人会打的拳术,这就是著名的江南船拳。这种拳在朱家角镇传承了几百年,如今在朱家角会打船拳的人已经不多,被授予青浦区船拳传承人的丁裕春,将带领我们去了解朱家角与船拳那一段过往。

第13集:【第13集《月晴-快乐朝族》】

最近,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两项农乐舞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在延边州一个叫月晴的小镇里我们发现,这些美妙绝伦的舞蹈里面,竟然清晰的记录着中国朝鲜族形成、迁徙和融合的历史。

第14集:【第14集《乌镇-枕水江南》】

2007年,投入10亿元巨资建设了4年之久的乌镇西栅景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东栅景区不同的是,西栅景区打破了观光旅游的普遍形态,强调休闲度假的深度体验。在“乌镇模式”的光环之下,乌镇西栅景区将缔造出一个怎样的江南呢?

第15集:【第15集《安仁-公馆春秋》】

安仁古镇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这里不但有丰富的公馆文化,而且还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婚宴习俗,以及传承下来的公馆菜系。本片围绕刘氏家族的发迹史,为你讲述安仁古镇当年公馆的繁盛兴衰。

第16集:【第16集《仙市-盐埠传奇》】

仙市古镇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它的历史就是一部自贡井盐的发展史。到仙市旅游,人们总要去品尝一下盐帮菜。盐帮菜的主料以牛肉为主,人们熟悉的水煮牛肉就是自贡人发明的,是一道盐工菜。

第17集:【第17集《苏稽-跷脚牛肉》】

四川美食以辣著称,乐山的苏稽小镇里却只吃原汁原味的老汤牛肉,并且有一个市井名称“跷脚牛肉”。苏稽古镇做牛肉的手艺传承了几百年,怎么做怎么吃都已极尽讲究。品尝“跷脚牛肉”,品味古镇百姓生活。

第18集:【第18集《江湾-美食天成》】

江湾镇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江湾山多地少,古时粮食大都从外地运来,蒸与糊是最为节省的一种烹饪方式,这也成了江湾菜最突出的特点。江湾人端午节吃汽糕,浴佛节吃乌饭,吃红鲤鱼,这些都与其地理文化有关。

第19集:【第19集《黄圃-腊味之都》】

126年前,广东中山黄圃人将猪肉切成粒状,装填于猪小肠掰出的薄衣内,然后吊挂在炭炉中烘干,这个小镇因此成为公认的广式腊肠发源地。今天的黄圃人更是把腊味做到了极致,几十个品种的腊味宴让人叹为观止。

第20集:【第20集《慈城-因糕而名》】

一群来自美国的大学生在宁波慈城遇到了一位对年糕如数家珍的中国老人,这位老人却是一位来自台湾的知名出版人。慈城年糕因何受到台湾《汉声》的青睐?慈城年糕里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古老智慧?

第21集:【第21集《西溪-盐仓三绝》】

盐城东台的西溪镇曾是中国主要的产盐区之一,今天的盐城市的名字就与此有关。往日的繁华在岁月里渐渐褪去,但身为盐帮重镇的历史,给西溪留下来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发绣、陈皮酒和盐帮菜被称为西溪“盐仓三绝”。

第22集:【第22集《福宝–盐帮驿站》】

四川泸州合江县的福宝镇曾经是四川南部盐马古道上重要驿站,几百年的繁忙盐运,给它留下了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横穿福宝镇连接川黔两省的古盐道依然可以通行,马帮的主要口粮–豆腐干,依然是本地人最爱的小吃。

第23集:【第23集《太平-船帮船事》】

四川泸州古蔺太平古镇的形成和繁荣,完全因为这里是赤水河的主要口岸,而船帮是太平古镇繁盛的基础。世事变迁,船帮的各种技艺已经慢慢失去用武之地。但是今天,太平镇的人们试图恢复船帮的劳动状态。

第24集:【第24集《立石-地下王朝》】

立石古镇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境内,镇里原来有一块两人高的青石拴马桩,相传是一位神仙拴骡子的地方,古镇也就有了立石的名字。然而,让立石镇名扬天下的,还是它地下埋藏的南宋古墓,一个800年前石匠们建造的地下王朝。

第25集:【第25集《易武-茶路之源》】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的群山之中,这里是古六大茶山最重要的集散地,易武因茶而名,因茶而盛。八十多年前,易武老茶号手工制作的茶饼在海外还被奉为至宝,而今普洱茶风云又起,深山之中的易武将要经历怎样的变换?

第26集:【第26集《巍山-马帮老家》】

过去数百年,滇西古镇巍山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城镇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的棋盘式格局。这里是滇马的主要产地,滇西最大的骡马市场在这里进行交易。这里诞生了一批传奇的马帮,每个赶马人手上都有几门绝活

第27集:【第27集《喜州-富豪福地》】

云南大理喜州镇的故事,就是财富与商队的历史。这里的四大家、八中家和十二小家的财富故事更是充满传奇。本片通过调查喜州商帮中严家和董家的发家史,揭秘喜州商帮的致富要诀,并为喜州镇为何会孕育出众多商人寻找答案。

第28集:【第28集《凤羽—文武有道》】

云南大理洱源县的凤羽镇,一把古朴别致的铁刀常年深藏在一所普通的小学里,似乎透露着与战争相关的信息。这里还有很多留有特殊字样的门头,表明说明了这里有过饱读诗书的进士。这样能文能武的古镇背后,会有怎样的传奇呢?

第29集:【第29集《牛街-古道汤池》】

云南大理洱源县的牛街镇,因商贸而兴盛。古往今来,人们汇聚于此的不仅为了交换物资,还要享受牛街的独特物产:温泉。这里十里一潭,五步一泉,而且还有治病疗伤的功效。洱源的乳扇和和炖梅,更吸引了远道而来的藏族同胞

第30集:【第30集《沙溪—戏服谜踪》】

沙溪古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是古代马帮艰险路途中的休闲胜地。神秘的戏服,古老的滇戏,都透露出了沙溪小镇曾经让无数马帮流连忘返的秘密。

第31集:【第31集《束河-皮匠归宿》】

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的束河古镇,是茶马古道上连接滇南和藏区的重要枢纽。束河出产的各种皮货、铜器都曾是茶马古道上最受欢迎的货物,然而马帮为束河带来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威胁。

第32集:【第32集《独克宗-奶茶相会》】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当年是云南许多马帮的终点站,但是对于独克宗的藏族马帮来说,这里却是一个新的起点。要进入艰险的雪域高原,这些新的赶马人除了拥有吃苦耐劳的藏马和凶悍的藏獒,还必须拥有三件绝不离身的奇特装备。

第33集:【第33集《矮寨-丛山壁垒》】

矮寨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镇。在这个主要由苗族构成的小镇中,深藏着一套不为外人所知的防御体系。在湘西匪患严重的年代,这些保寨措施保证了这个很多大户人家聚居苗寨的安宁。

第34集:【第34集《松口-南洋首站》】

今天的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的松口古镇有些冷冷清清,然而就在100年前,松口是数万梅州人下南洋的港口,是踏上故乡的第一站。有人带回西洋钟表,有人盖起了洋楼,而有人送回的却是一捧白骨。

第35集:【第35集《三丰轶事》】

张三丰,一个传奇的武林人物,他创立的太极拳风靡世界。围绕着他和太极拳,有太多的传说和演绎,他究竟是哪里人?他的前半生为何扑朔迷离?公元2008年,在福建邵武的和平镇,一本家谱的出现,让张三丰的身世逐渐浮出水面

第36集:【第36集《溪口-小镇风云》】

浙江宁波的溪口镇之所以名声远播,是因为这里出了一位对近代影响巨大的人物–蒋介石。1949年4月,溪口是指挥全国的神经中枢,之后蒋介石离开家乡去了台湾。时隔六十多年,溪口镇已经成为一条连接海峡两岸的特殊纽带。

第37集:【第37集《哈儿正传》】

四川达州的清河古镇上,有一条中西合璧、造型独特的老街。令人诧异的是,这条长街竟然是民国时期的军阀范绍增修建。电视剧《哈儿师长》中范哈儿的原型就是范绍增。哈儿在四川方言中是“傻瓜”的意思,但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第38集:【第38集《半朝王家》】

明清两代,一个家族先后出进士30人,举人43人,为官者112人。尤其在清代,王家光宗耀祖的人物王渔洋不仅独领诗坛风骚,还促成了满汉之间的文化融合。这个被称为“半朝王”的王姓人家,就出在今天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的新城镇。

第39集:【第39集《南朗—孙中山1912》】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是孙中山的诞生地,南朗镇也因此而名扬海内外。1912年5月27日,卸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先生回到故乡南朗镇恳亲,短短四天时间,却给家乡父老乡亲们留下了无限的记忆和怀念。

第40集:【第40集中秋节特别节目《龚滩-行歌坐月》】

上世纪80年代,国画大师吴冠中沿着乌江写生,当他来到一个叫龚滩的小镇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那悬在空中的吊脚楼,那光亮的青石板老街,那怡然自得的居民,都给吴冠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动情地称赞这里,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

第41集:【第41集《三河-土菜不土》】

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位于三条河流交汇处,是典型的水乡古镇。三河人会吃,三河土菜更是远近闻名,许多游人到这里不仅是为了观美景,更是为了尝土菜。三河豆腐、米粉虾糊、三河米饺、锅巴虾子都是什么味道?

第42集:【第42集《沙溪—药食同源》】

中山市沙溪镇常年湿热多雨,当地人很早就懂得采集一些中草药熬汤饮用,以此清除体内湿热,这种药汤就是驰名省港澳的“沙溪凉茶”。除了凉茶,这个小镇上的人们还将中草药烹制成餐桌上的美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第43集:【第43集《东山—水孕天赐》】

东山镇,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一座湖中半岛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地方文化,铸就了东山独具特色的水乡饮食文化。东山人利用莼菜、莲藕、菱角和茭白,烹饪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各式美食。

第44集:【第44集《连云-靠海吃海》】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镇以港口而兴,这里不但有海鲜大餐,也是风景绝佳的度假胜地,曾经的渔村现在已经变成了婚纱摄影基地、旅游胜地,曾经的渔民也变成了渔家乐家庭旅馆的老板。

第45集:【第45集《沙湾—食不厌精》】

广东省广州市沙湾镇的小吃和私房菜在广府菜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还是沙湾文化的象征。牛奶宴,体现着沙湾农耕经济对地方饮食的影响;鸡丝醸芽菜,是沙湾显赫财富之下,人们有了大量闲赋时间,才可能出现的菜肴。

第46集:【第46集《光福—福乡福地》】

光福古镇位于太湖东岸的一个半岛上,东距苏州城28公里。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渔港、内湖最大的七桅渔船、传承四百多年却灿然若金的血经、被誉为“鬼斧神工”的手工艺术——核雕。走进光福,就走进了太湖文化的洞天福地。

第47集:【第47集《天龙—梦回明朝》】

在贵州安顺天龙古镇里住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聚居的村落宛如军事堡垒,他们穿着明朝汉族的服饰,说着地道的南京方言,他们住在石头建成的四合院里,门楼花窗一派江南景象。

第48集:【第48集《西塘-活色活现》】

2005年,《走遍中国》摄制组就用镜头纪录下了陆根福早起出摊时的情景。七年的时间过去后,据说陆氏小馄饨已成为了西塘最赚钱的生意,陆根福一家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摄制组重返西塘,感受七年间西塘古镇的变化与新韵。

第49集:【第49集《百寿-长寿之乡》】

桂林市百寿镇,区区三万人口的小镇,百岁老人就有5人,95岁以上的64人,90岁以上的164人,80岁以上的则有数百人。百寿镇为何能够拥有人数众多的长寿人群?

第50集:【第50集《螺洲-耀世陈家》】

座落在福州市闽江之尾的螺洲镇是一块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镇中的陈氏宗祠,题字的竟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物。陈家在百年之中,更是培养出了尚书1人,帝师1人,22位进士,108位举人。

第51集:【第51集《周老嘴-特殊记忆》】

下凤湖里有一架美国飞机的事情,湖北荆州监利县的周老嘴镇人人都知道。1944年周老嘴人曾经营救过一名美国飞行员,但是人们始终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他是否安全回到了美国?

第52集:【第52集《瞿家湾-洪湖新传》】

湖北荆州洪湖市的瞿家湾镇曾经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最前沿,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今天瞿家湾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走进瞿家湾古镇和洪湖湖区,我们纪录了一个个普通的人和他们普通而生动的生活。

第53集:【第53集《古田-红色圣地》】

古田镇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梅花山南麓,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使它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一批革命根据地。本片将通过一个在古田镇生活了三年的台湾商人为切入点,勾勒出红色文化是如何消解、融化在今日古田人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里。

第54集:【第54集《旧州-转机之城》】

位于贵州大山深处的旧州小镇,明清时期却商贾云集,文化兴盛,“九宫、八庙、三庵、四堂”在贵州首屈一指。老码头见证了小镇的财富传奇,珍藏于天主教堂里的宝贝不仅为长征路上的红军带来了希望和转机,更成就了一段异国情谊。

第55集:【第55集《彝海—结盟胜地》】

彝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1935年5月22日,中国工农经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与彝族果基家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相见,以水代酒,歃血明誓结为兄弟,使大队顺利通过百里彝区,扭转了红军的命运。

第56集:【第56集《安顺场—非凡之地》】

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镇因为两起著名的历史事件成为非凡之地。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安顺场全军覆没;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走近安顺场,寻找两段传奇背后的故事。

第57集:【第57集《哈达铺-生死之地》】

1935年9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到了甘肃南部的小镇哈达铺。在一张旧《大公报》上,中央知道了陕北有刘志丹、徐海东的部队,于是做出了“到陕北去”的决定。哈达铺成了决定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第58集:【第58集《 芙蓉—变形速记》】

1986年,谢晋导演再湘西的千年古镇王村拍摄了电影《芙蓉镇》,此后,因为这部电影,这个深藏在大山中的千年古镇名声大振,王村的命运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2007年,“王村”正式改名“芙蓉镇”。

第59集:【第59集《浦市镇-古宅探秘》】

湖南湘西泸溪的浦市镇,一座看似普通的小镇上竟然有一百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宅。一座名为“吉家大院”的古宅,从修建之初的“讲究”,到地下排水系统的运用,再到60年不开的大门,展示的是中国古人对“风水”的理解。

第60集:【第60集《大昌—黄桷树下》】

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重庆巫山大昌古镇,保存有较完整的古城门和三峡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然而,大昌古镇又在三峡库区的淹没水位之下。历时三年,大昌古镇按照原样进行了整体搬迁复建,搬迁后的大昌古镇到底怎么样了?

第61集:【第61集《黑井-千年盐都》】

云南楚雄禄丰县黑井镇是一个盐兴而发,盐废而衰的小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黑井是滇中繁华的经济重镇,是“西南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盐都”。盐都的历史早已经逝去,但盐文化却深深地渗透到了黑井人的生活细节之中。

第62集:【第62集《兴安–寻找陡军》】

广西桂林的兴安古镇因灵渠而兴起。2200多年前,秦始皇举全国之力开凿了,37。4公里的灵渠,从而实现了对整个华南地区的有效管辖。当年,秦始皇还派出军队专门守卫灵渠,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陡军。 守渠军人一守就是2000多年。

第63集:【第63集《重阳—九九之源》】

农历的九月九日,因日月并阳,两阳相重被称作重阳节。每到这一天,我国大部地区的百姓都有登山、赏菊、饮酒吃重阳糕的习俗。人们也把这一天称为登高节、女儿节。本片通过在河南省西峡重阳镇的实地考察,探秘这个古老习俗的起源。

第64集:【第64集《古北口——京畿门户》】

古北口镇,位于北京市东北约120公里的燕山深处,扼守着由京城去往东北平原、北方草原的咽喉要道,故有“京畿门户”之称。当年一代帝王康熙曾形容此镇为“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

第65集:【第65集《新平堡—边关要隘》】

新平堡镇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东北端,这里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之称,由于它三面临边,其军事和战略意义都曾被收录在历代的军事典籍中。据说,直到今天,新平堡依然是研究军事的学者们长久关注的地方。

第66集:【第66集《青岩—坚壁石城》】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是贵州最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青岩古镇在历史上,既是交通通道,又是兵争要地。本片展现了古镇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和饮食习惯,揭示了古镇之所以建立的历史缘由。

第67集:【第67集《乾州—苗疆雄关》】

湖南湘西吉首的一个小镇——乾州,这座从清代修建,目的是为了防范苗民起义的军事重镇,通体都采用坚固的青石砌筑。富有特色的城门设计,浓厚的重商重文氛围,以及从这座小镇里走出来的军事将领,都汇聚在这座湘西小镇中。

第68集:【第68集《会理—丝路军镇》】

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古城,建造在崇山峻岭间,古城的先民全部都是山外移民。这座古城从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一种特殊的使命,一种关乎今天中国版图的使命。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的西南版图才得以完整留存。

第69集:【第69集《镇湖—再说绣娘》】

镇湖,位于太湖边的一座半岛上,东距苏州26公里。它是中国最著名的民间刺绣艺术之乡。丝线丰富的色彩从何而来?一根丝线究竟能被分成多少份?绣品为何能呈现流动的光感?双面三异绣藏着怎样的秘密?

第70集:【第70集《甪直—出水芙蓉》】

甪直位于苏州城东南十多公里处,是著名的“江南六镇”之一。这里既保留了完整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也延续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风情。因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独特性,甪直女子被人们称为“江南少数民族”。

第71集:【第71集《新城—江淮遗风》】

甘肃省临潭县新城镇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接之处,史称“洮州卫城”。六百多年后的今天,当地的许多民间风俗都带有浓烈的江淮遗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当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迎神赛会”。

第72集:【第72集《龙门—千年迷宫》】

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是古代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的故里,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龙门古镇中居住着五千多孙氏居民。镇里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街道纵横贯通、房屋庭院相连,外人贸然进入,难辨东南西北,犹如进了迷宫阵。

第73集:【第73集《程阳—侗寨风情》】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八寨,是一个具有400年历史的侗族村寨群。三江县程阳风雨桥现已成为侗家的一个标志。而每个侗寨中,鼓楼又占据着中心位置。为什么寨寨要建风雨桥?鼓楼又为何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

第74集:【第74集《廿八都—百姓古塞》】

廿八都隶属于浙江省江山市,全镇3600多人当中,有141种姓氏,13种方言。是目前中国姓氏最多的移民古镇 ,被称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廿八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大山之中的这座古镇因何而来,它又有什么神秘之处呢?

第75集:【第75集《崖城—天涯重镇》】

崖城镇,中国最南端的古镇,距三亚市区40公里。由于位置特殊,起初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军事重镇。但历史上由于远离历代京城,崖城因此又一直被作为贬谪与流放之地。不过出乎这些朝廷官员意料的是,崖城竟然是一个鱼米之乡。

第76集:【第76集《齐贤—石城石缘》】

齐贤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西北15公里。碧水蜿蜒、小桥流水、河边的古老民居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而在这水乡古镇,最独特的风景却是石头。镇内的羊山由众多奇峰怪石组成,令人震撼的是,这样的风景原来并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所为 。

第77集:【第77集《儒林—湖乡寻鲜》】

儒林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处在金坛、溧阳、宜兴三地交界之处,是一座依长荡湖而建的小镇,也是整个常州市湖域面积最大的镇。正是因为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湖域面积,从古至今,儒林人所吃的食物几乎全部产自长荡湖。

第78集:【第78集《练塘—盛宴茭白》】

练塘古镇位于上海市区西南部,周围碧水环抱,泖河、红旗荡、太浦河一脉相通,市河穿城而过。练塘古镇有一个叫泖甸村落,村里两千多人靠着当地不起眼的一种水生蔬菜走上了富裕之路。这种水生蔬菜,就是古镇人家家喜爱的茭白。

第79集:【第79集《暖泉—古堡金花》】

河北省蔚县暖泉镇最古老的民俗活动打树花,是把温度将近摄氏1600度的铁水,抛洒在墙面上,这项活动随时有引火烧身的危险,表演者的身上都是伤痕累累。暖泉为什么举行如此惊险的活动,并且延续了数百年。又是谁发明了这个活动?

第80集:【第80集《大阳—九州针都》】

位于山西省泽州县的大阳镇曾被誉为“九州针都”,明清时期,中国人所使用的针一半以上出自大阳。针曾经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针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似乎开始变得无足轻重。

第81集:【第81集《润城—铜墙铁壁》】

润城古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7公里沁河东岸。早在唐、宋时期就是冶铁业重镇。但真正让润城镇闻名天下的却是一座叫做砥洎城的古老城堡。从砥洎城建成500年来,无论遭遇何等的战乱,它都从未被攻破,也被后人誉为铜墙铁壁。

第82集:【第82集《元坑镇—拜猴奇俗》】

元坑古镇位于福建省顺昌县的西南部,距离县城15公里,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七日,这里都要举办隆重的齐天大圣生日庆祝庙会。千年书香的元坑古镇与齐天大圣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第83集:【第83集《五通桥—国盐重镇》】

位于四川省东南部的五通桥曾是最早的井盐生产地。虽然盐产量远低于海盐,但是曾两度成为中国的国盐生产地,这也催生了古镇一度的繁荣。在这里有鳞次栉比的盐商大宅、随处可见龙舟竞渡,一口麻辣烫就能够诠释什么叫地道的小吃。

第84集:【第84集《绿林—观鸟胜地》】

绿林镇,坐落在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其原始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十分完好,是多种鸟类及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本片以寻找珍稀鸟类“寿带”为线索,在探寻的过程中展现了绿林镇原生态保护下的各种鸟类以及当地的民俗。

第85集:【第85集《官亭镇–土味十足》】

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内发掘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久远的一碗面条,这碗小米面条的出土结束了面条究竟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争论。本片通过在土族安昭纳顿节期间的走访,领略土族各种有趣的关于面的民俗风情。

第86集:【第86集《五夫镇—朱熹故里》】

一座山环水抱的古镇如何成为孕育人杰的地灵之乡?古镇的人们为何顶礼膜拜一株八百年古樟?淳朴的民风,道德的表率为何在这里延绵不绝?深入福建武夷山的五夫镇,探寻历史的遗址遗迹遗风,追溯朱子理学对一座古镇的千年滋养。

第87集:【第87集《陈炉镇-耀瓷瓷趣》】

一把酒壶的同一个壶嘴里,竟然能倒出不同的酒;一个酒杯斟酒时超过了限度,整杯的酒顷刻间就会流得干干净净……这些情趣盎然的瓷器,都产自陕西省铜川市的陈炉古镇。

第88集:【第88集《保宁-风水之城》】

地处四川省阆中市南端的保宁古镇,东枕巴山,西倚剑门,嘉陵江水呈U字形在镇前缓缓流过,三面绕水,四面环山的自然格局宛若仙境,堪称中国古代城选址符合风水学中各种要素的典范。

第89集:【第89集《大同镇一竹独秀》】

在贵州遵义赤水大同镇独竹漂的高手们脚踩一根竹子,漂行水上如履平地。这竹子是什么竹子?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功夫?大同古镇人们吃的、用的、玩的、还有用来做艺术品的都是竹子,从古至今,古镇人与竹子有着牵扯不断的情缘……

第90集:【第90集《桃渚镇—抗倭遗事》】

江沿海一个美丽的小镇桃渚,曾经是倭寇侵扰最为频繁,也是灾难最为深重的地方。这里背山面海有如画的美景,文天祥曾称赞它是海上仙子国。也就是在这里,凭借狼筅和鸳鸯阵法,抗倭英雄戚继光最终平定了倭患。

第91集:【第91集《山丹镇—因杯而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人的“夜光杯”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见过,但甘肃天水武山县的山丹镇却盛产一种真实的”夜光杯“,它是用一种特别的石头——”鸳鸯玉“做成的。

第92集:【第92集《萝卜寨—古羌遗都》】

位于四川省汶川县的萝卜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用黄泥建造的羌族聚居区。这里保持着羌族的文化传统,为何又供奉着汉族“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里具备集镇的功能,为何却始终被勒令只能称呼为“萝卜寨”?

第93集:【第93集《安昌—千工水乡》】

2012年立秋时,浙江绍兴的安昌古镇6位老人偶然发现了一张80年前的婚礼准备单,短短几十字却涵盖了数10条婚礼准备的内容。本片将纪录一场80年前婚礼的准备过程,从而展现一群手艺人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安昌古镇古老的手艺。

第94集:【第94集《山口—石乡传奇》】

山口镇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青田石的主产地,300多年前,山口人带着家乡的唯一资源青田石去世界各地闯荡,每个家庭因此都有了华侨。今天,小镇的人们带着欧元美元购物买菜,在小镇的农家乐里你都可以喝到纯正的咖啡。

第95集:【第95集《青木川—羌情悠悠》】

陕西南部大山中的青木川,一座曾经因偏僻而几乎被人遗忘的地方。多年前,作家叶广芩历尽艰难来到这里,山里老人随口而出的几句英语让作家惊奇万分。走进青木川,感受历史在不经意间保留下来的浓郁的羌族习俗。

第96集:【第96集《万安—盘中乾坤》】

万安古镇是徽州四大古镇之一,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从元代开始,万安镇上的人们就开始制作罗盘。吴鲁衡罗经老店是镇上一家有着近300年历史,传承了8代人的老店,100多年前,吴家的日晷已经远渡重洋获得万国博览会的金奖。

第97集:【第97集《走马—故事之乡》】

走马古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部,因连接着成渝古驿道,明中叶便形成了繁华的集镇。上世纪80年代,民俗学者意外发现走马人保持着“讲故事、听故事”习俗,并已延续数百年。

第98集:【第98集《天目湖—山乡美食》】

江苏常州溧阳市天目山镇没有江南古镇的精致婉约和古色古香,却以纯净的生态环境和地方美食而著称。走进天目湖镇,品尝砂锅鱼头、扎肝、竹鸡三道传统地方美食,领略一座传统的江南水乡与现代生态文明相融合的旅游名镇风情。

第99集:【第99集《丰盛—石中天地》】

在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明清时期,丰盛镇紫云寺的和尚拥有一种神奇的石头,这种石头不仅能发出各种声音,还能治疗眼睛的疾病。

第100集:【第100集《恰萨—丝路陶都》】

新疆喀什古城在唐代称为“伽师”,这一称呼至今仍保留为喀什市最古老的居民区“恰萨”,伽师——恰萨——喀什,其实不过是同音异译。走进鳞次栉比的喀什古老民居,感受一个特殊群体所书写的家族传奇。

第101集:【第101集《小榄镇—菊城菊艺》】

广东中山的小榄镇因为所辖的区域地形酷似一枚橄榄而得名,然而从诞生起,小榄就和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数百年来,小榄人始终把菊花作为自身的象征,以菊会友,以菊为荣,菊绣、菊陶、菊画正是小榄人爱菊的体现。

第102集:【第102集《安居镇—与龙共舞》】

重庆市铜梁县安居古镇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安居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古称:五行中水盈而火亏,宜以火补之。安居镇火龙自古兴盛,2008年更是舞到了北京奥运会上。走进安居古镇,寻访扎龙艺人,一睹火龙飞天的美景。


影片图集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

【中国古镇】2012 标清 汉语普通话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