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全球视野下的纪录片深入探究中国美食的独特之处,揭示了其历史演化和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通过多元的视角,展示了地理环境、文明历程和物产丰富度对食物处理的影响。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世界各地对食物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它们所带来的丰富多彩和殊途同归。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

 

原名(英文名):风味人间

又名: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 / 风味人间:谷物星球 / 风味人间4

导演:陈晓卿

制片:Zhejiang Television / Tencent Video

集数:共 4 季 30 集

类型:纪录片 / 社会生活

语言:汉语普通话 / 中文字幕 / 2160p

Imdb:tt9230400

上映时间:2018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8.3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9.0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简介:

      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这种立足于全球的视角,成就了一个多元的“美食探索纪录片”。因为地理环境、文明历程和物产丰厚程度不尽相同,人们对食物的处理时而天差地别,时而异曲同工。不约而同的选择,造就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殊途同归。

第1集:【山海之间】

以自然地理为线串联跨国食材,蹍转、烙馍、大闸蟹、绒螯蟹、羊肚菌、冷笋、火腿、搅团、秃黄油拌饭、奶桶肉、大黄鱼、马肉马肠、旗鱼、土豆搅团等,美食镜头从中国到法国、再到西班牙,从内陆到海岸,海内外不同的环境给予人们不同的物产资源,当地人利用这些资源创造出各种美食。

第2集:【落地生根】

食材在历史长河中“漂洋过海”,因物种传布而形色各异的美食。陕西和西亚有着极为相似的食物馍,澳门经典美食“非洲鸡”,就是这样一场多地域食材的“相逢”。鸡肉搭配10种以上的配料进行一整天的腌制,而酱料的制作则汇聚地中海到好望角、印度洋到东南亚的食材,最终融汇成为澳门的独特菜系。

第3集:【滚滚红尘】

从全人类的范围来看食材,人类最早学会使用火烹饪,到后来水的加入、器具的诞生,每一步都对今天人类的食物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与“吃”密不可分。当食材变成一种地域符号、历史见证、甚至是人内心最深切的一份情感,每一种味道便都有了一种佐料,叫做“人”。

第4集:【肴变万千】

中式菜肴在于一个‘变’字。这个字里,包含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认知,寄托着审美,也折射出中国人‘以食会友’的哲学”。从另一个角度看,“菜”指食材外形的不完全变化,“肴”则可以理解为食材的“面目全非”,即烹调过程中不保留其外形,仅保留其风味,而厨师们是“菜”与“肴”之间的摆渡人。

第5集:【江湖夜雨】

食物其实也是制作者的一面镜子,读懂一道菜,便是读懂食物背后的那个人。湖北是小龙虾的盛产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造就了小龙虾餐饮业的宏大竞争。有已经站稳脚跟的店铺始终坚守传统的做法与口味;也有新加入这个战场的年轻人,正在尝试原创味道,选择用“改变”开拓自己的疆土。在这场“红色江湖”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坚守”亦或是“创新”,“并驾齐驱”亦或是“从头再来”,也许某些正在迷惘的观众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

第6集:【香料歧路】

香料与食材的每一次碰撞,都是中国人因应环境的智慧策略,也是对味道的新一次探索。广东饶平过年时制作的卤水,每一味香料用量多少都会用秤精准称量,加入的配比也有讲究,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卤水制成后,加入处理好的鹅炖煮,便成了春节的开年大菜卤鹅,肉质呈焦糖颜色,表皮还泛着油光。四川雅安的椒农,不仅用盐和花椒对牛肉进行腌制,还会燃烧花椒果梗对牛肉进行烟熏处理,给其增添另一层香气的外衣。处理后的牛肉可炸可烤,再加入辣椒面和芝麻,给口腔带来刺痛和麻木的奇妙感受,香与辣就这样从舌尖传递开来。

第7集:【灯火万家】

家的味道,并不特指某一种食物,而是一家人团聚在一张餐桌前。当“家乡”的味道晋升至“家”的味道,便融入了亲情血脉,也让滋味更加绵长且深邃。姥姥动用自己全部手艺准备的“莜面盛宴”,从莜面花角到活灵活现的莜面海蚌,让久未归家的儿孙们齐聚一堂;侗家人为了庆祝新生儿的降生,毫不吝啬地开坛启封,拿出自己腌制五年的酸鸭子和酸鱼招待好友亲朋,饭桌上的“满杯酒一口干”也必不可少。食物带来的共同体验,像基因一样植入在人们的情感深处,化为最深的记忆和感动。

第8集:【风味之旅】

为了追逐“更加宏大的美食世界”,节目组脚步遍布六大洲、二十多个地区,踏上严寒的格陵兰岛寻找鲨鱼肉,也去往炎热缺水的摩洛哥寻找塔吉锅,一路上奇遇重重。“滚滚红尘”中烧黎陶的拍摄,就经历了一番波折:根据传统,烧制黎陶的过程中男性不可在场,三位婆婆为节目组破了例,才记录下这露天烧陶的珍贵画面。作为最终集,节目组揭秘这段“全球寻味之旅”的幕后故事。

第1集:【甜蜜缥缈录】

从尼泊尔200米高的悬崖边产出的纯天然蜂蜜,到伊斯坦布尔现代化后厨精心制作出的甜品,从扬州瘦西湖边的早茶店里热气腾腾的千层油糕,到四川青城山异曲同工的猪油与糖混合而成的甜烧白,从苏州的水塘里长出的娇嫩欲滴的鸡头米,到香港人爱喝的苦瓜汤带来的一丝回甘,甜味穿越了时间与空间,游遍全球各地,最终归于一处——人们的唇齿之间。

第2集:【螃蟹横行记】

蟹有千种,幻化出滋味无穷。北极圈内冰冷海域下的帝王蟹从入侵物种到摆上人类的餐桌,生食腿肉丰盈饱满,炭烤增添焦香,白灼清甜润口;威尼斯的软壳蟹,浸入牛奶再裹上面粉油炸,整只吞食外酥内软还有温和的爆浆质感;美国切萨皮克湾将蓝蟹肉与面包糠、蛋黄酱等佐料混合烤制成马里兰经典菜品蟹饼;而食鲜则是中国人的共识,少肉的水蟹也能在米粥的熬煮之中充分释放鲜美的本质。

第3集:【酱料四海谈】

无论日常佐餐还是给菜品调味,国人的一日三餐大多离不开酱料。而在更多国家,酱料还被附加了别样情感寄托。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庆典中,由牦牛肉制成的生食肉酱还在被藏族人享用;在中原腹地,芝麻酱是人们对香醇味道的向往,更是河南人对故土的感情;由于原料混杂了烤辣椒、巧克力,在外人看来颇似“黑暗料理”的墨西哥“魔力酱”,本地人却将之称为“妈妈酱”。在食物选择多元的今天,不少人出走他乡仍会随身带瓶家乡盛产的酱料一解乡愁。酱料跨越空间与时间的维度,构成了最平凡却又最不可缺少的味觉记忆。

第4集:【杂碎逆袭史】

早年,杂碎作为边角料食材,不过贫民用来果腹的食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经历千回百转后依靠自身特有的气味,居然“逆袭”成了世界美味文化中最标新立异的一道特色。无论在古老森林、繁华都市,或是广袤草原、风情小镇,都有无数杂碎美味的追随者。如在菲律宾,猪杂不仅能窥见当地原著民“物尽其用”的潜意识,也充分展现人类着对食品的敬意。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杂碎甚至“进阶”成为顶级食材。例如被比作“海底鹅肝”的日本鮟鱇鱼肝,因其口感和味道让食客趋附者众。

第5集:【鸡肉风情说】

作为最常见的肉食,鸡在烹调上可繁可简:取用农家土鸡和野生菌菇炖出的小鸡炖蘑菇,汤鲜浓厚,鸡肉香嫩,是东北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被誉为“王者之禽”的布雷斯鸡,价格昂贵,做法却“大道至简”,仅用白葡萄酒和奶油调制,便能让法国人魂牵梦萦;日本的烧鸟店将整只鸡按照部位精细地进行拆分之后,分别进行烧烤,让鸡的食用方式极为体面。除此之外,世界各地对鸡的做法和吃法数不胜数,本期《风味人间》中所呈现的“鸡的一百种吃法”让观众大呼大开眼界。

第6集:【颗粒苍穹传】

世间食材万千,蛋与卵在其中的地位十分独特。作为生命的最初形态,蛋与卵外表娇弱,内在却不只美味满溢,更富含营养,这也让它们成为餐桌上的“宠儿”。鲱鱼籽、鲑鱼籽、乌鱼籽、虾籽、鸡蛋、鸭蛋……从寒冷海域,到热带内陆,这些由动物所孕育的美味颗粒在本期节目中“大显身手”,带给人最高阶的味觉愉悦。

第7集:【香肠万象集】

香肠,大概是这个地球上包容性最强的食物。无论中外,食用香肠的历史已久。香肠的食材来源丰富,猪肉、牛肉、墨鱼、飞鱼子都可披上肠衣,完成风味的华丽蜕变。最早,香肠的出现是人们为了保存食材,便选用肉类的边角料,打碎重组,灌入肠衣。风干后的香肠拥有迷人的风味,渐渐成为人们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万能肉食。历经岁月,人们对香肠进行不断改造,香肠逐渐衍生出了上千种不同的品类。

第8集:【根茎春秋志】

在本期节目中,镜头深入土壤,将生动展现根茎食材从收获到上桌食用的全过程,让观众在欣赏诱人的根茎美食之余,还能收获知识与趣味。例如法国白芦笋,它的生长环境必须完全避光,就连采挖也必须在黎明时分小心采集。白芦笋佐火腿、鸡肉白芦笋佐羊肚菌酱……鲜甜爽脆的白芦笋与肉食最为绝配,让法国人欲罢不能。而魔芋则更为特殊,这种食材本身毒性极强,要得到魔芋制品的精华魔芋筋,必须经由复杂的处理方式,节目通过微观镜头将这一过程完整呈现,相信将让观众大开眼界。

第1集:【天涯·四海为家】

中国广阔海岸线,同样来自海洋的馈赠,经由不同的烹饪方法汇聚成不同的口感,其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亦是各有牵绊。

第2集:【弄潮·浪头击水】

海洋——动荡不安的生命摇篮,却产出这颗星球上最鲜美的味道,引人立于潮头,英勇狩猎。

第3集:【调和·渊薮至味】

在充满智慧的渔民劳作中,深藏于海底的海味最终变幻成餐桌之上的调味。而人们对不同食材的调和与转化,最终所促成口感与食材间握手言和的烹饪智慧,便成为隐藏于美食之外的人间特有风味。

第4集:【赶海·潮来汐往】

中国绵长海岸线,海鲜的美味牵引着每一个被潮汐驱动奔赴而来的赶海人。

第5集:【时鲜·秋去春来】

春天的海肠,夏天的曹虾凤尾鱼和秋天的赤甲红螃蟹。时间跨度整整一年,真是切身体会到了时鲜转瞬即逝的短暂和鲜美。

第6集:【花样·似水流年】

在经历了一年的奔波劳碌后,依然不辞辛苦的千里归乡,和家人一起过新年吃团圆饭,这才是一年中最幸福、最值得期盼的时刻。

第7集:【厚味·余韵悠长】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拥有怎样对抗时间的智慧?不同的时间保存手法,又带来了怎样余韵悠远,时间凝结的滋味?

第8集:【赓续·代代相传】

大自然化育世间万物,从传统渔猎到海上农作,一代代传统的技艺,经过历史的变革与重组,长久赓续,代代持有。

第1集:【麦浪涌万年】

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一个谷物的星球,地表植物的籽实被人类挑选、播种,种子便成了谷物。它带来温饱,让人有了稳定的栖居地、开启出多样的烹饪、成为文明的基本粒子。

让我们回到谷物的起点,从「麦」说起。

第2集:【稻香阡陌里】

一颗神奇的种子,萌发于东方,滋养了大半个星球。稻作民族以群体之力耕耘以获得丰厚回报。它朴素平和,衬托万千滋味;以绚丽百变,塑造多彩的形态。

千万年朝夕相处,让我们重新认识「稻」和它的亲缘家族。

第3集:【黍粟本嘉禾】

这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谷物家族。不露锋芒的小小颗粒,蕴藏着随遇而安的品行。有的独领风骚,位居显赫的主粮地位;有的在时间沧海中音讯渐少。它们相映生辉、此消彼长,共同点燃一缕缕人间烟火,映照着古往今来的多样生活。

第4集:【种豆南山下】

它们是顽皮灵俏的种子,生长遍布地球每个角落。憨态可掬的外表却有着深藏不露的城府。只有与巧手相逢,「豆」才会一次次卸下铠甲,释放非凡的能量,拓宽人类食谱边际,绽放风味的万千姿态。

第5集:【薯芋新天地】

并不是所有的谷物都能沐浴到阳光,有一些选择在黑暗中生长。它们生命力强大,足迹遍布整个星球。这些坚韧顽强的地下能量块,不但能抚慰饥馑,更能变换出诱人的美味。低调中暗蓄潜力,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第6集:【百谷皆风味】

谷物庞大的族群里,除禾谷、豆类、薯芋之外,还有许多远亲外戚旁逸斜出。它们以种子或果实的身份协力维持家族的兴盛,也绘制出人类食谱的多样。

让我们捡拾起这些遗落的珠玉,重新探索谷物的星球。


影片图集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风味人间】2018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