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风流是凤凰卫视、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片。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该片将“有形”和“无形”蜀道巧妙地串联起来,赋予了蜀道全新的内涵。从古老的蜀道遗迹到丰富的文化传承,这部纪录片将带您领略蜀道的风采与魅力。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

 

原名(英文名):蜀道风流

导演:段骏

集数:共 1 季 10 集

类型:纪录片 / 历史人文

语言:汉语普通话 / 中文字幕 / 2160p

上映时间:2020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简介:

      《蜀道风流》是凤凰卫视、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片。该片围绕“有形”蜀道和“无形”蜀道两条脉络展开,通过“有形”和“无形”巧妙串联的创新性表达,赋予蜀道全新的内涵。

第1集:【第 1 集 尔来四万八千岁】

人们常说天无绝人之路,但对于巴蜀先民却是天有绝人之路:这里有最高耸的天险,四川被海拔数千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是一个几乎不可能走出的盆地;这里有最险峻的水,作为大禹治水的故事发生地,居住在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先民,一直与洪水和干旱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古老的四川,明明不是人类的宜居之所,但人类,亲手把四川的天险打造成了天府。李冰父子率领民众、火烧水浇了整整八年开凿出宝瓶口,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岷江之水自此化害为利,带动着成都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无穷的财富。在四川的山水之中,人们种下世界第一棵人工种植的茶树,创造了中国唯一的自创宗教——道教。地理上的矛盾对立,逐渐借由四川人的勤劳勇敢,通过道家“天人合一”的转化思想,演变成了文化上的多元。

第2集:【第 2 集 天梯石栈相勾连】

提起蜀道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李白笔下的那条“难于上青天”的剑门蜀道。但自成都向西,有连接西藏通西域的茶马古道;成都以南,有西南丝绸之路;成都以东,有自三峡溯长江而上的水道。蜀道,是四川通往外界的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这就是本片所讲述的“蜀道”的第一层含义——四川与外界相连接的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这是用地理空间来定义的蜀道,但蜀道不只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时间概念,将这样庞大的交通网络随意从历史中抽取一帧来定格,都是本片所讲述的蜀道的范畴。而几乎在每一次的定格中,我们都能看到盐、茶、米、酒等物产的运输,能看到蜀道上数千年来从不停歇的贸易往来,因此,“蜀道”的第二层含义是——蜀道是一个不断进行贸易的过程,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频繁的经济交流之后,自然产生了频繁的文化交流,这些文化交流中蕴藏着真正的“蜀人之道”——四川人为了生存发展而创造出无尽的智慧成果,这是一种哲学之道、生活之道,亦发展成为中华之道。因此,本片“蜀道”的第三层含义、同时也是本片希望着重展现是——“蜀人之道”中最能代表四川、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特质。本集将通过三星堆时期繁荣的铜矿贸易、川盐古道等案例,展现蜀道精神的基石——开放。这种特性,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第3集:【第 3 集 咫尺匠心难】

仅仅拥有开放的思想,蜀道就得以建成吗?不,这个庞大的交通网络,是历代工匠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千锤万凿建设出来的。对于这几百代的蜀道工匠而言,一生只够做这一件事。是什么能让一代代的四川百姓愿意牺牲眼前的生活之乐,投身到如此无止境的事业中?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说,“比起世界其他民族来,中国人更注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指个体,而是一个从古至今延续的群体。对祖先的崇敬让中国人敬畏祖祖辈辈的功业,对后代的爱惜让中国人愿意为自己无法亲历的未来牺牲奉献。因为有人的传承,中国人拥有了战胜时间的信心。“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是中华民族的韧性。一代代工匠耗尽毕生精力来保持谦卑、克服浮躁、追求极致的品格,蔓延到了四川的各行各业,四川的手工业制品成为国中翘楚,成为藏民的生活必需品,成为无数文人讴歌的对象,沿着蜀道走向了全世界。

第4集:【第 4 集 天生襟度容江海】

蜀道的开通,为四川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人。公元前314年,秦王迁大量百姓沿金牛道入蜀,四川文化自两千多年前起,就已经开始演变成一种移民文化。随后,历朝历代皆有大量外地人来到四川定居,最广为人知的是湖广填四川,全国十几个省份的人翻山越岭而来,构成了四川人口的90%。四川火锅,是移民文化的代表符号。什么菜都可以下进火锅,既保留菜的滋味,又有着麻辣的香气。不同的文化随着不同的人来到四川,从最初的对立、碰撞,到最后的接纳、理解。成都这座城市,正如火锅一样包罗万象。四川茶馆,是移民文化的绝佳缩影。正如当地民谚所说: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成都茶馆能够数百年如一日地维持这种安逸的节奏、平等的秩序,是因为四川这片富饶的土地给了不同民族、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的漂泊者们共同向往的安稳生活。人类对于生活本身的全部渴望,几乎都能在四川实现。最终,四川移民们既保留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又都成为了爱吃火锅、爱喝闲茶的新四川人。

第5集:【第 5 集 不可居无竹】

在全球变暖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是全人类无法逃避的一个共同课题。毕竟,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所探究过的浩渺宇宙数万颗行星中,适宜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这一个地球。川西地区,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在广袤的川西平原上,川西林盘星罗棋布,这是一种农家院落和周边林木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自然村落,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是四川农耕文明的独特产物。家,是中国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单位。在一代代四川人的不懈努力下,宜居宜业宜游的天府四川,最终成为了中国人最理想的家园。千年之前,四川人苏轼写下了“不可居无竹”,千年之后,四川人依然传承着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循环再生、万物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蜀地代代相传的自然观和哲学观,这种观念沿蜀道而出,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第6集:【第 6 集 诗酒趁年华】

蜀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用两句古语来说明:一句是“自古文人皆入蜀”,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在蜀道之上留下文学佳作,另一句是“文宗自古出西蜀”,司马相如、李白、苏轼等文学殿堂的最高成就者,都是沿蜀道而出的巴蜀才子。蜀道之上的驿站,是中国文人想象力迸发的场所,也是这些灵感得以凝结的空间。从古至今的游子在一座座驿站之中,感慨风景之优美、人事之变迁,通过艺术表达的方式,将瞬间发现的美永存了下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座丰碑。蜀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学让这个略显平淡的过程充斥着神仙想象、充斥着跨越束缚的勇气、充斥着人类对自由极度的渴望与追求、充斥着关于人性的思索,并以其瑰丽的浪漫主义美学,奠定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第7集:【第 7 集 愿得此身长报国】

自杜光庭在青城山写下了世间第一本武侠小说《虬髯客传》,到李白的《侠客行》,再到以峨眉山为背景的现代武侠小说鼻祖《蜀山剑侠传》,四川一直是中国武侠文化的精神土壤。经由蜀道的传播、发扬,四川武侠文化,逐渐成为在整个中原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任侠精神。“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孔明之忠义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深深地影响了四川人的价值观。任侠精神,源于四川人骨子里向往的自由。唯一能让四川人心甘情愿舍弃自由的,是国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蜀道,见证了无数四川大侠的诞生——从保路运动和川军出川的激昂壮烈,到为慰安妇拍摄纪录片而分文不取的导演郭柯,再到实现中国人航空航天梦的英雄们。这群爱国侠客虽然没有一身武艺,却怀揣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家国情怀,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长存、发展而行侠仗义。

第8集:【第 8 集 江山代有才人出】

信息高速公路这条无形的蜀道,成为了新时代中没有硝烟的战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了无数机遇与挑战。此前七集,我们展现了哪些是最四川、最中国的文化特质,从这集开始,我们将着重讲述,这些自古留存的智慧将如何适用于现代生活。这一集,主要讲如何通过创新来复兴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在适应、影响、改变当下科技竞争格局的同时,牢记历史、尊重历史。创新不止依靠个人的奇思妙想,更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为之努力的综合体系。四川之所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强省,正是因为四川既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全民还有变革的魄力、创新的决心。自文翁在成都创办中国的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后,这所学校两千多年未有中断、未曾迁址,演变为如今的石室中学。去年开始,借由新兴的网络直播技术,全川各地的师生都可在线观看石室课堂教学,这是改变孩子们命运的一块块屏幕。四川创新文化的内核,是四川人对教育的重视,创新最终依靠的,是下一代的人才。

第9集:【第 9 集 举头望明月】

四川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连接我国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蓉欧快铁、双流机场等新蜀道,是四川文化走出去的一条条康庄大道,也是四川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难得契机。本集主要讲述,新时代的四川人,如何带着“最四川”、“最中国”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元素,重新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四川是天下的盐,川菜,也成为连接世界华人的一条纽带;蜀道是世界的道,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诞生出的种种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第10集:【第 10 集 此心安处是吾乡】

全世界最长的绿道系统——天府绿道在四川的建设,让四川逐渐变成一个大林盘。这一切,是为了重现宋代名画《蜀川胜概图》中的天府风貌。《蜀川胜概图》诞生的宋朝,也是中国人文化最自信的朝代。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经历了千年衰微、百年沧桑,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伟大复兴。宋朝之文化自信,恰恰体现在宋朝人的生活情趣中。我们今天能够在四川,感受到四川人因为自信而开放地面对历史、面对自我、面对世界的态度。这是因为蜀道的内核,是一条集中华传统美学与哲学于一体的生活之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便是吾国。


影片图集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

【蜀道风流】2020 2K 汉语普通话中字